您当前的位置: 官方>>新闻中心>>一线传声

​枣庄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助力枣庄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出台:构建“一带两区、四纵七横、一湖八库”总体格局

发布时间: 2022-07-13 12:03:05     

按照枣庄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城乡水务局于2021年11月开始开展《枣庄现代水网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前期工作。受市城乡水务局委托宝马bm555线路顶级水发枣庄市水利勘测设计院作为规划编制的技术支撑单位,设计院班子高度重视,随即选派规划经验丰富,专业知识过硬的设计人员成立规划工作专班,启动规划调研、编制工作。2022年,专班先后十余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编制思路、优化布局、明确目标,3月12日邀请省专家召开咨询会进一步提升、完善,张宏伟市长于3月11日、4月18日两次听取专题汇报,经多次修改完善后,6月22日,张宏伟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第6次常务会议,听取了市城乡水务局张德忠局长关于枣庄现代水网建设规划(送审稿)起草情况的汇报,会议认为,枣庄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前期调研、论证充分,基本情况、问题分析到位,规划的宏观性、具体性结合到位,可操作性强,质量较高,会议经审议同意通过《枣庄现代水网建设规划》。

枣庄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枣庄现代水网建设规划》,《规划》提出为加快推进枣庄现代水网建设,推动全市新阶段水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增强水资源优化配置、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环境保护和现代水务调控能力,实现奋力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编制《枣庄现代水网建设规划》。规划期为2021年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一)规划目标

到2025年,加快构建完善市级、县级水网,枣庄现代水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显著增强,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网智慧化水平有效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

——节水供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1.4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6%、1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6;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新增供水能力1.19亿立方米;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70%、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覆盖比例8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4%;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水旱灾害防御。重要河湖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完善,重点防洪保护区、重要河段达到规划确定的防洪标准,重点城市和重点涝区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水旱灾害风险防范化解能力进一步增强。现有病险水库、闸(坝)安全隐患动态消除,山洪灾害及城市内涝防御能力大幅增强,5级及以上河湖堤防达标率达到77%以上。

——水生态保护。重点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84%;国控断面地表水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稳定在100%;全市6座大中型水库、13条设立市级河长的河流和南四湖枣庄段美丽河湖建设全部达到省级美丽河湖标准,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到市级美丽河湖标准。提升水环境质量,完成南四湖流域水污染整治三年行动任务目标,实现城区雨污合流管网和黑臭水体“两个清零”、提升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标准“一个提标”。

——改革创新。水务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深化,依法治水管水全面提升,水务科技创新实现突破,水务现代化发展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基本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水务治理体制机制。

到2035年,“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枣庄现代水网基本建成,水资源优化配置格局完善,防洪保安全工程达标,水生态环境美丽健康,水网智能化调控全面实现,水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水务现代化强市。

——系统完备。市级骨干水网实现设区市全覆盖,形成互联互通、丰枯调剂、有序循环的水流网络,发挥防洪、供水、灌溉、航运、发电、生态等综合效益。

——安全可靠。水网工程安全性和可靠性显著提升,水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高,城乡防洪排涝、供水保障能力明显增强,5级及以上堤防达标率超过85%,水网新增供水能力3.0亿立方米,有效应对特大洪水、干旱灾害以及突发水安全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集约高效。水务基础设施网络规模效益大幅提升,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2.56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刚性约束作用更加凸显,人口、经济、产业布局与水资源承载力基本适应。

——绿色智能。基本实现水务基础设施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全周期绿色化,全市水土保持率达到88%,重点河湖生态流量(水量)达率超过95%,水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水利工程数字化率超过95%,全市水网信息化、智慧化和精细化调度水平明显提升。

——循环通畅。市级水网与省级、国家骨干水网、县级水网实现互联互通,河湖水系水流连通性明显提高,骨干河道及中小河流水流畅通,泄洪、排水、输水和循环利用能力增强。

——调控有序。水资源调配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水网骨干工程联合调度、丰枯调剂,有序调蓄河道径流,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发挥综合效益。

(二)总体布局

根据全市自然河湖分布、水资源禀赋、国民经济布局、现状水利工程等情况,以重要河道和重点引调水工程为骨架,以河湖水系连通和输配水工程为脉络,以重点湖泊水库为节点,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调控为手段,统筹水资源配置、水灾害防治、水生态保护,兼顾通水通航,形成“一带两区、四纵七横、一湖八库”的市级水网总体格局,构建枣庄现代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根据全市长远发展战略需要,逐步扩大市级水网延伸覆盖范围,与国家、省级、县级水网互联互通,形成一体化的枣庄现代水网。

“一带两区”是指以京杭运河作为全市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纽带,连通湖东片区和沿运片区,形成枣庄现代水网主骨架。“一带”京杭运河直接融入南水北调工程、大运河文化公园等衔接到国家骨干水网中的“一纵”和省级水网“一轴三环”中的“淮河环”;“两区”中的湖东片区是以南水北调滕州单元、滕州引湖工程、两库四河引调水工程、薛城引湖工程等在湖东形成市级北部水网,串联起滕州、山亭、薛城等县级水网;沿运片区是以南水北调市区单元、峄台引湖工程、南水北调后续台儿庄单元和枣南水系等在沿运形成的市级南部水网,串联起薛城、市中、峄城和台儿庄的县级水网。

“四纵七横”是以全市11条重要河道构成全市防洪排涝的主动脉。“四纵”为周营沙河、峄城大沙河、新沟河、陶沟河等4条纵向重要河道;“七横”为界河、北沙河、城郭河、新薛河、薛城大沙河、韩庄运河、伊家河等7条横向重要河道。

“一湖八库”是以南四湖和岩马、庄里、马河、周村、户主、石嘴子水库以及拟建的城南、两河岔水库等8座大中型水库,构成全市防洪调度、水资源调配、水生态保护的主节点。

(三)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针对我市水资源禀赋与经济布局匹配差、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缺水与工程性缺水并存、供水结构不尽合理等特点,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多源互补,多措并举解决水资源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掣肘问题。推进跨区域引调水工程建设,深挖供水潜力,强化南四湖水、南水北调水、当地地表水联合调度,建设一批重点水源和急备用水源工程,加强水资源战略储备,加快推进地下水置换,到2025年新增供水能力1.19亿立方米;大力发展污水再生处理利用,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完善灌区配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6;着力加强供水设施建设和管网更新改造,确保“十四五”末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70%、规模化工程供水人口覆盖比例8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4%。构建完善地表水、地下水、南水北调水、南四湖水、中水多源互补、丰枯调剂、大中小微协调配套的供水保障一张网,全面提升供水保障能力。

(四)完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

在遵循水旱灾害基本规律的基础上,按照“上蓄、中滞、下排”方针结合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畅通全市重要河流洪水通道,发挥防洪控制性枢纽、滞洪区对流域洪水的综合调控和联合调度作用,强化水源抗旱供水保障能力。聚焦水旱灾害薄弱环节,加强中小河流治理,实施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推进重要堤防和滞洪区建设,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和重点涝区治理,加强水源工程建设,构建以河道、水库、堤防、湖泊、滞洪区和应急水源为架构的水旱灾害防御工程体系,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规划实施重点河道治理及堤防建设、滞洪区建设、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城市内涝系统化整治及应急水源建设,提高非工程水旱灾害防御水平,动态消除工程安全隐患,完善由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水旱灾害防御体系。

(五)强化河湖生态系统保护治理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共同推进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扩大优质水生态产品供给,不断改善河湖健康状况,打造人民满意的美丽幸福河湖,统筹推进河湖综合治理、农村水系综合治理、水环境修复、美丽河湖工程等四大工程建设,全面构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规划实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水系综合整治与水美乡村建设、河湖水系连通、“两个清零,一个提标”系统工程等。要以实施“山水林田大会战”为契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质,以更高标准打造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做好“治水”文章,保护水资源、确保水安全、优化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资源保障。构建生态水系区域连通,促进美丽河湖、水美乡村交相辉映。

(六)打造数字化智慧化枣庄现代水网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数字水务发展总要求,坚持全市“一盘棋、一体化”推进,加强水安全感知能力建设,加快水务数字化转型,着力构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智慧水务体系。全面建成水务信息基础感知体系,健全保障支撑环境,推动水务综合业务精细化管理,提升科学化决策调度管理水平,最终形成“更透彻的感知、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科学的决策、更高效智能的管理”的现代水网体系,完善水网全要素监测,提升水网调度管理智能化水平。

(七)推进枣庄现代水网高质量发展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保障水安全的需求,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结合国家、省级骨干网建设,统筹规划市级水网建设,坚持高标准、高水平,推动水网安全发展、绿色发展、融合发展,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实现现代水网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

通讯员:刘柯廷

XML 地图